移动端的用户往往拥有着更加明确的目的性,通常他们希望能够明确、轻松地从移动端页面获得他们想要的信息和内容。无论是浏览新闻,网上购物,还是订阅信息,移动端网页设计应当为他们提供尽可能无缝的用户体验。今天的文章,我们就从用户需求和体验的角度来探讨一下,移动端网页设计要怎么样才对头。
最近谷歌的研究发现,那些针对移动端优化过的网站更容易赢得回头客。这意味着网站针对移动端优化之后有着现实可见的好处。那么我们常说的“对移动端友好”到底是怎么样的概念呢?实际上,这个概念包含了一系列关键的特性,当你在进行移动端网页设计的时候应当将它们纳入考虑的范畴:
如果你希望自己的网站能够轻松的在移动端设备上访问,那么应当消除所有移动端上可能存在的可用性的问题,下面有12条提升移动端网页设计的建议,确保你的页面能够通过 可用性测试,并提供良好的用户体验。
桌面端网页在移动端设备上首要的障碍就是导航的使用。看看下面Domino批萨的案例,它的桌面端和移动端网页的对比就相当明显,移动端页面经过优化之后的体验就完全不同。简单说来,优化后的移动端页面更加干净,有着更容易导航的CTA按钮
下面是优化移动端页面的几个实用技巧:
用户经常会忽略移动端页面上的一些元素,所以尽量使用CTA按钮,确保用户不会错过它们。和桌面端的情况不同,你需要将CTA按钮置于主要、显眼的位置,确保他们容易发现,容易点击触发。
CTA按钮应该易于点击,并且不会同页面中其他的元素形成干扰或者干涉。
详细而全面的菜单设计在桌面端上能够良好运行,但是当它出现在移动端上的时候,菜单就显得过长了,要在其中找到想要的内容就相当难了。所以,你需要考虑使用精简的菜单,仅保留最重要的、必须的条目。根据以往的经验,尽量不要让菜单超过7个条目。
同时你还要保持你的菜单目录足够的易用:
如果在你的网站中,搜索是主要的功能,那么你在做移动端页面优化的时候应该突出这一功能,因为它是高转化率的功能,确保它足够显眼是很有必要的。当用户想要获取特定功能的时候,倾向于使用搜索功能来实现,所以,搜索应当是用户一打开页面就能看到的控件。通常应当让搜索框置于页面顶部,以文本输入框的形式存在。
桌面端网页出现在移动端设备上,最令人沮丧的地方就是它需要缩放。不放大页面,不仅难于阅读,而且用户容易错过重要的细节,而放大来浏览,需要来回拖放。而针对移动端优化后的页面则不存在这个问题。图片、字体和页面宽度都正好合适,用户能够完整地获取信息,确保了最基本的可用性和易用性。
你的网站中所有的图片、视频和UI元素都是你的产品的一部分,当你针对移动端优化页面的时候,它们都是重要的组成部分,它们素质的优劣直接影响到用户的观感。
如果你的页面是针对移动端设计的,那么网页中按钮的尺寸应当和手指的大小相匹配。MIT的Touch Lab 通过研究发现,指面的触摸尺寸平均大小为 10-14mm,而指尖的平均尺寸是8-10mm,也就是说10mmx10mm的控件尺寸设计是比较合理的大小。
另外一个需要考虑的是就是可触摸控件指尖的距离。如果两个按钮比较靠近,那么用户在移动端上就很容易出现误触的情况了。如果想要解决这个问题,就需要根据实际情况重新调整尺寸和按钮之间的距离,以适应用户手指交互的需求。下面是推荐的尺寸设定。
让用户在对你的网站毫无了解的情况下就要求他们去注册,其实是违反互惠互利原则的。曾有数据表明,让用户过早注册导致超过85%的用户选择了放弃和离开。
NetFlix 曾经给予用户一个月的免费试用,不过用户需要注册之后才能使用这一福利。
一般说来,用户在提供个人信息注册之前,会浏览一下网站内容,了解这个网站是什么样的类型、提供什么样的服务,再做决策,对于从未听过的品牌尤其是如此。想要打破转化率的壁垒,你在设计网站的时候应该做到下面几点:
不同的屏幕方向下,用户的浏览体验会完全不同的。用户惯于在同一屏幕方向下完成全部的操作,所以提醒他们切换方向可以提升网站浏览的用户体验。所以,当你的网站偏向展示性,并且使用横屏时浏览体验更佳的话,不妨使用行为召唤设计来提示用户。
当用户在网上购物的时候,总希望能看到产品的高清无码大图(尤其是服装),如果无法放大查看,用户的沮丧会直接影响产品销量。所以,应当提供高素质的产品图,并添加放大的功能,让用户足以看清细节。
并非所有的用户都习惯于在移动端上浏览、购买,有些用户仅仅是习惯于在移动端上搜索信息。所以,你应该提供一个简单的方法来保存信息,让它们能够跨设备使用,当用户离开移动端设备的时候,同样可以在桌面端上浏览、查看、购买。
智能手机的窗口间切换终归比桌面端麻烦,用户找不到原来的页面的风险是现实存在的。尽量让用户在一个窗口中完成全部的浏览和操作,简化流程和复杂的交互,让用户一直待在一个地方。
其实移动端的网页设计并不只是这么简单,这十二个技巧也相当的基础,但是它们提供了一个不错的入门指引。每一个网站都有其独特的地方,具体问题具体对待。但是无论如何,要记住,你的受众不是设计师,而是用户,你的设计应当承载用户的期待,实现它们的目标,而非成为负担。